2025 年上半年铝价在震荡中创下新高,但近期市场风向突变 ——LME 铝库存周增 3725 吨至 43.4 万吨,国内社会库存虽维持 41 万吨低位,却难掩消费乏力与宏观风险的双重阴影。在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暴跌 19.3%、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,铝价涨势或已触及 “天花板”。
一、宏观压力:全球经济疲软与贸易摩擦升级
1.需求端持续萎缩全球经济 “弱复苏” 格局下,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不足。美国 GDP 增速预计降至 1% 以内,欧元区制造业 PMI 连续 8 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,直接拖累铝消费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铝消费国,上半年基建投资虽增长 6.8% 对冲地产下行,但房地产用铝量同比减少 14.6%,建筑型材需求占比从 29% 降至 21%,成为最大拖累项。
2、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中美关税博弈虽从 145% 峰值回落至 10%,但美国对铝制品加征 50% 关税的政策仍在执行,直接冲击中国铝材出口。2025 年 1-5 月,中国铝材出口量同比减少 7.2%,东南亚市场虽承接部分转移需求,但难以填补欧美缺口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将于 2026 年全面实施,预计推高中国铝出口成本 20%,长期压制价格弹性。
3、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升温美联储虽暂停加息,但暗示年内仍有两次加息可能,美元指数维持 105 高位,以美元计价的 LME 铝承压明显。国内央行虽强调 “促进物价合理回升”,但 M2 增速回落至 9.5%,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,投机资金撤离商品市场迹象显著。
二、消费乏力:传统领域下滑与新兴需求独木难支
1、房地产深度调整拖累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降 19.3%,建筑模板用铝量同比减少 22%,直接导致铝需求缺口扩大。尽管保障房建设(全年 650 万套)部分对冲,但铝合金门窗渗透率已达 68%,边际提升空间有限。更严峻的是,房企资金链紧张导致竣工周期延长,铝型材企业订单交付周期从 45 天延长至 75 天,库存周转效率下降加剧行业压力。
2、汽车与光伏需求结构性分化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38%,单车用铝量增至 158kg,带动铝消费增量超 80 万吨,但燃油车市场萎缩抵消部分增量。光伏领域虽保持 28% 增速,全年需求超 200 万吨,但单 GW 用铝量从 1200 吨降至 900 吨,技术迭代削弱需求弹性。此外,铝代铜技术加速渗透,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替代率已达 51%,进一步挤压铝需求空间。
3、工业领域需求疲软白色家电 7-8 月排产环比大幅下滑,空调用铝量同比减少 12%;机械制造 PMI 连续 3 个月低于荣枯线,工业型材订单量下降 15%。唯一亮点是特高压建设提速,铝导线需求增长 15%,但难以扭转整体颓势。
三、供应韧性:产能释放与成本下移形成对冲
1、产能刚性增长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逼近 4500 万吨政策红线,云南二季度复产 112 万吨产能,尽管受来水量不足影响进度滞后 20%,但全年新增产能仍达 45 万吨。海外印尼 50 万吨产能虽延期投产,但俄铝减产幅度收窄至 30 万吨,全球供应缺口从预期 60 万吨收窄至 15 万吨。
2、成本中枢下移削弱支撑氧化铝价格因几内亚矿端扰动涨至 3500 元 / 吨,但电力成本下降主导电解铝完全成本降至 17800 元 / 吨,较年初下降 10%。西南地区水电铝占比提升至 35%,绿色溢价从 1200 元 / 吨回落至 800 元 / 吨,价格支撑力减弱。
3、库存周期进入拐点LME 铝库存结束连续 12 周去库,7 月 21 日增至 43.4 万吨;国内社会库存虽处五年低位,但铝水比例提升至 90%,铝锭流通量减少导致库存数据失真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LME 注销仓单占比从 32% 回落至 28%,反映市场对短期供应紧张的预期降温。
四、后市展望:宽幅震荡或成新常态
机构普遍认为,2025 年铝价将维持 19000-23000 元 / 吨区间震荡。短期看,美联储加息预期与房地产销售淡季压制价格上行空间,下方支撑位在 18500 元 / 吨(成本线);中长期需关注三大变量:一是中美关税政策是否进一步缓和,二是国内城中村改造政策落地进度,三是欧盟碳关税细则出台节奏。建议投资者采取 “高抛低吸” 策略,重点关注云铝股份(水电铝龙头)与怡球资源(再生铝标杆)的估值修复机会,同时警惕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对供应链的冲击。
综上所述,在宏观压力与消费疲软的双重夹击下,铝价单边上涨逻辑已被打破。尽管新能源需求提供结构性支撑,但传统领域衰退与供应刚性增长将主导市场进入宽幅震荡周期。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而言,优化库存管理、拓展高附加值产品(如航空板、动力电池箔)将成为破局关键。未来铝市的机会,或许不在价格弹性,而在产业升级的结构性红利中。
温馨提示:以上资讯分析仅供参考,据此入市,风险自担!
亚金配资-正规配资公司-无息外盘配资-最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